top of page
Search

源来是爱 “ How To Say ‘No’ ”主题沙龙 在Rhodes 顺利举行



“源来是爱”是发起于澳大利亚悉尼的国际化社群,以“文化融合”为基础,以“爱”作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。社群致力于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,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了解、交流与融合,促进彼此的理解与友谊。无论是文化分享、生活共创、艺术体验、公益行动,还是心灵成长与支持,我们都希望在爱的氛围中,共同创造一个包容、温暖、有意义、促进自我成长的社群空间。

2025年3月23日,“源来是爱”社群在“The Connect Event Space,Rhodes”举办了本年度第二次活动,本次活动的主题为“ How To Say ‘No’ ”。此次体验性活动旨在帮助个人直面对拒绝的恐惧,培养健康的边界感,并在个人与职业环境中找回自我价值。



参加本次活动的,既有社群会员,也有通过社交媒体报名参加的新朋友,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下,大家齐聚在平静秀丽的Brays Bay,度过了一个有力量、有爱、有收获的下午。



在充满关怀与开放氛围的现场,来自不同背景的与会者分享了他们的真实经历。个人故事揭示了许多共同的困境——取悦他人、文化期望、内疚感,以及渴望帮助他人却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内心冲突。这些倾诉引起了深深的共鸣,让大家共同意识到:说“不”并不自私,而是一种自我尊重的体现。

真诚分享引发共鸣

多位参与者分享了自己在人际关系、文化背景、家庭角色中难以说“不”的真实经历,引发了强烈的共鸣。例如:

• 从讨好型人格中觉醒,学会尊重自己感受;

• 在传统文化中对长辈难以说“不”;

• 意识到自己常常对别人说“是”,却对自己说“不”。




深度探索说“不”的内在原因

通过各类故事与讨论,大家揭示出说不的障碍常常来自:

• 害怕失去爱与认同;

• 文化与家庭习惯;

• 担心让他人失望;

• 习惯性忽视自我需求以换取外界评价。




理论洞见

活动引入阿尔弗雷德·阿德勒的“课题分离”理论,帮助大家区分自身责任与他人责任,从而卸下无意间背负的情感重担。帮助大家区分:

• 什么是自己的责任,什么是别人的任务;

• 如何不为他人的情绪或决定承担责任;

• 理清边界,减少情绪勒索。




冥想练习回归自我

五分钟的静心冥想,帮助参与者回到内在,反思自己是否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,释放外界期望带来的压力。这一环节带来安定、清明的能量。







温柔坚定地说“不”

大家学习了如何在保有爱与尊重的前提下,坚定地表达拒绝。例如:

• 提供替代方案;

• 不需要过度道歉;

• 温柔而有力地说“不”。

赋能觉醒

活动强调自尊、自主和无条件的爱,让大家认识到:说“不”本身也是一种爱——不仅是对自己的爱,也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。

一些参与者突破传统家庭的角色束缚,特别是来自女性视角的觉醒。例如:

• 不再为兄长或父亲的情绪负责;

• 不再以“我是女儿/妹妹”作为默认牺牲自己的理由;

• 拥抱“我值得被平等对待”。




互动活动激发思考

通过抽牌分享、案例讨论等形式,借助象征性反思与直觉洞察,探索边界与决策背后的情感真相,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“说不”的意义。许多人从中获得意外的启示,例如“学会爱自己就是最温柔的拒绝”。




爱的本质与自由的连接

“说不”不代表不爱,而是回归自我本质的一种方式。在爱中说不,是为了保存能量、保持真实。让爱不再是交换,而是自由地给予。

最深刻的收获,是真正的面对和接纳自己,当我们勇敢说“不”,才能真正向自己的真实道路说“是”。




活动在欢笑与集体赋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。作为特别惊喜,参与者们受邀参加下一场精彩活动——萨尔萨舞体验,通过舞蹈与欢乐探索更自由的自我表达。

现场活动的结束只是长期成长的开始,后续“源来是爱”会继续设立“线上说‘不’支持群”,也会大家写“说‘不’日记”等持续帮助社群成员的成长。

本次活动展现了“源来是爱”团队的深度、温度与专业度,提供了真诚而多元的故事空间,营造了一个有勇气说真话的安全场域;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恰到好处,既有深度也有可操作性;整体氛围温柔有力量,疗愈成长性的引导风格独具特色,将致力于更长期、内化式的成长社群的发展,更深度长久地为社区服务。

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